2022新象國際藝術節.首發《跨界爵響.長笛新潮流》熱鬧開跑,挑戰音樂極限!
1月28日《胡志瑋的爵士長笛微醺夜》以法式高尚笛音著稱的胡志瑋首次跨界玩爵士,聯手實力堅強的鋼琴家游適伃、國內外合作經驗豐富的貝斯手 Refa Wang(王群婷)與鼓手樹葉(廖柏鈞),及二度於衛武營音樂廳演出協奏曲的擊樂新秀許語家,演出爵士大師與長笛家合作的法國爵士名家克勞德.波林(Claude Bolling)、法國長笛家雷蒙.吉歐(Raymond Guiot)分別與法國長笛大師尚-皮耶.朗帕爾(Jean-Pierre Rampal)與阿蘭.馬里昂(Alain Marion)合作的爵士長笛名曲。
新象藝術總監樊曼儂表示,二十世紀起,爵士與古典音樂的流域匯聚,無論在古典或流行樂壇,都激盪出跨界的風潮。延續「第三潮流」的創新精神,法國爵士名家克勞德.波林(Claude Bolling)、猶太裔美國作曲家保囉.尚菲爾德(Paul Schoenfeld)、法國長笛家雷蒙.吉歐(Raymond Guiot)各執所長;波林與吉歐更把握了五、六零年代爵士長笛崛起的風潮,分別與法國長笛大師尚-皮耶.朗帕爾(Jean-Pierre Rampal)與阿蘭.馬里昂(Alain Marion)合作。
1973年,朗帕爾的長年好友、在歐陸掀起了爵士風潮的爵士鋼琴大師波林(Claude Bolling),以第一號《給長笛及爵士鋼琴三重奏的組曲》題獻給朗帕爾,一圓了朗帕爾的爵士夢。波林十幾歲就自組樂團並屢獲大獎,堪稱紐奧良爵士及艾靈頓公爵在歐陸的傳人;朗帕爾在古典樂壇德高望重,是二十世紀初長笛三傑之一──兩位大師相遇的第一號《給長笛及爵士鋼琴三重奏的組曲》,融匯散拍、頓足等曲風,不僅一舉獲得葛萊美獎最佳室內樂組合,更蟬聯美國告示牌榜首 長達五百多週!波林也自此開展他開疆闢土、悠然穿梭爵士與古典韻律之間的獨特風格。
如同波林(Claude Bolling)為好友朗帕爾(Jean-Pierre Rampal)創作他的爵士首部曲,吉歐於巴黎歌劇院任職時,就已以古典、爵士、流行之跨域混編闖出名堂。他的跨界專輯《Haendel With Care》(1965)、《I Like Johann Sebastian》(1970年代)與歐洲頂尖爵士好手如法國籍貝斯手 Guy Pedersen、電鐵琴 Michel Hausser 及瑞士籍鼓手 Daniel Humair 合作,為韓德爾、巴赫的名曲幻化嶄新風貌,獲得極大迴響,亦寫了一首《馬里昂組曲,給長笛、顫音琴、鋼琴、貝斯及鼓》題獻給好同事、同為巴黎高等音樂院任職的阿蘭.馬里昂(Alain Marion)。
1月29日《吹笛人室內樂團的現代綺想》由台灣現代長笛音樂第一把交椅廖薏賢及菁英長笛家張翠琳、黃貞瑛、馬曉珮,聯手鋼琴家徐嘉琪,結合長笛家族多項樂器及深刻多彩的現代技巧,玩出長笛音樂新高度。音樂會中演出多位現代作曲家包括希格東、潘皇龍、阿瑪亞、多久潤一郎等人獨具特色的現代曲目。
美國作曲家珍妮佛.希格東(Jennifer Higdon, 1962-)曾榮獲2010美國普立茲獎、並在2010、2018、2020三次榮獲美國葛萊美「最佳現代古典音樂」獎。《邊界狂奔》是一首具有現代技巧的室內樂曲,為好友長笛家妃帛(Jill Felber)與安德森(Claudia Anderson)創作。其創作過程相當親密,為兩位長笛家的個性、音色及生活態度做了適合她們聲響的設定。音樂中,兩把長笛在技巧層面奔馳,裝置鋼琴不時發出「吧嗒、吧嗒」的跑步聲,就像是在城市內的進行跑酷運動的三個運動家。三位演奏家呈現出來的能量極強,隱喻這發狂的世界。
台灣國寶級元老作曲家潘皇龍,善於結合西方當代的音樂思想、技法與東方傳統文化,永不停止挑戰自己的音樂語言與風格轉化。他獨創「開放形式」記譜法的《迷宮.逍遙遊》,玩轉對位、織度的層次變化及器樂組合的最大可能性,彷彿置身於「迷宮」中,卻能「逍遙遊」,讓每次展演,都是獨一無二的機緣。
多久潤一朗是日本當紅的長笛奇人,以電玩《薩爾達傳說》、《超級瑪利歐》配樂演奏及天皇認證的超強口技技巧風靡東亞娛樂圈!潤一朗擁有從不安分的跳躍靈魂,花招千奇百怪;他的音樂更是活力十足,總是鼓舞人心!他改編今日最常被用來展現絢麗技巧的《大黃蜂的飛行》,此次由四支長笛演奏,更讓大黃蜂像是多了兩對翅膀,強壯又迅速,挑戰演奏家速度與精準度的極限。
本場曲目有別於一般對現代曲目艱澀的刻板印象,利用長笛、短笛、低音長笛等長笛家族樂器特色展現活潑、大膽充滿想像的音樂世界!
網路購票請至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,電話購票請洽02-3393988。同時購買【跨界爵響.長笛新潮流】系列二場節目,可享8折優惠!
1/28 胡志瑋的爵士長笛微醺夜
1/29 吹笛人室內樂團的現代綺想
演出地點|台北國家演奏廳
更多節目資訊|請洽主辦單位 新象.環境文創(電話02-25772568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