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1920X1080-04.jpg
力晶2022藝文饗宴

普羅科菲夫鋼琴協奏曲之夜

Sergei Prokofiev Piano Concerti Nos. 1, 2 & 3

 

03 / 17 (四) 19:30  台北國家音樂廳

National Concert Hall, Taipei

生於革命的世代,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聲音?

 

距今百年以前,普羅科菲夫是俄國樂壇最富前衛精神及自我主張的音樂奇才。在俄羅斯革命方起、新舊雜陳的動盪中,普羅科菲夫將激進的現代思維,化為樂聲中懾人的不和諧音及豐沛的節奏感,定義自己的音樂風格,是當時青年滿腔熱血、勇敢叛逆的時代表徵!

 

由臺灣樂壇承襲俄羅斯學派的的鋼琴三傑:葉孟儒、嚴俊傑、林冠廷擔綱獨奏,莊文貞領軍長榮交響樂團,帶來普羅科菲夫藝術哲思逐漸成熟之第一至三號鋼琴協奏曲,聯手呈現作曲家層次萬千、奇詭多變的藝術世界!


 

三首鋼琴協奏曲

寒冰烈焰碰撞覺醒十年

 

一如普羅科菲夫在50歲自傳中精明剖析的自我風格脈絡,從古典、現代、動力到抒情、怪誕,他從不停止自我挑戰。他延續古典的形式規範與明晰主題,加入調性、音程、和弦、節奏的革新,領先於「新古典主義」(Neoclassicism)的風潮當中;華麗與怪誕的雙重性格如冰似火,於狂放處張揚、於幽微處淵深,既交織又碰撞,變幻為詩。

 

第一至三號鋼琴協奏曲創作於1911至1921年間,正是其作曲哲思覺醒的青年時刻。降D大調第一號孕育了普羅科菲夫的縱橫才氣及萌芽的現代主義,融合童話般的夢幻氛圍及焰火似的狂野技巧。G小調第二號跨越了十年的生命軌跡,擁有敘事的戲劇張力;鋼琴時而如潮水流暢大器,時而滑稽令人毛髮直豎。C大調第三號為普羅科菲夫最受喜愛的協奏曲,經歷作曲家的歐美遊歷,滿懷個人激情;鋼琴展現金屬般的敲擊聲響,考驗獨奏家演奏的靈活度、情緒轉折與持久力。在革命方興未艾、動盪不定的時局裡,普羅科菲夫的音樂語彙逐漸成熟,編織進他自我主張與蓬發意氣;管弦樂織度氣勢恢弘,與鋼琴家展開親暱對話,各展活潑的生命能量!


 

葉孟儒、嚴俊傑、林冠廷

俄式學派傳承普羅科菲夫革新精神

 

演繹普羅科菲夫的鋼琴協奏曲,精準的基礎訓練、精湛的技巧掌握、細膩的情緒刻劃,缺一不可。葉孟儒、嚴俊傑、林冠廷為當今臺灣樂壇承襲俄羅斯學派的頂尖音樂家,將以血脈中豐沛的文化歷練,深度詮釋青年普羅科菲夫筆下強烈的企圖心。葉孟儒、嚴俊傑皆承襲開創蘇聯鋼琴學派的涅高茲(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)一支,又以豐厚的人生歷練,開展自我的獨特風格。葉孟儒擁有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最高學位藝術博士,師從學派的重要人物瑙莫夫(Lev Nikolayevich Naumov),獲評「非常具有才華,並且擁有絕妙琴藝,音樂表現具有難得的天賦和多樣性」,音樂足跡遍及全球各地,演奏集激情、浪漫與豪放於一身。嚴俊傑畢業於美國柯爾本音樂院及德國漢諾威音樂院,於漢諾威承涅高茲閉門弟子凱爾涅夫(Vladimir Krainev),沿襲了師祖的俄式邏輯與美學思維,又融匯遍及各大洲的音樂體驗、回歸音樂本然的神性及層出無窮的創意,在音樂圈佔有一席之地。樂壇慧星林冠廷擁有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、室內樂雙博士,師事斯里薩列夫(Yuri Slesarev),譜系向上追溯至力求技術與藝術的平衡的芬伯格(Samuli Feinberg)──普羅科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蘇聯首演者;冠廷充分展現俄國學派的卓越演奏技巧與音樂內涵,悟性聰穎、創造力豐沛,能完整呈現各時代的殊異風采。